党群建设 / NEWS

铮铮铁汉 迎潮而立——记全国劳动模范董文明

2018-08-16 16:24:45

 
        人物简介:董文明,汉族,1965年8月出生,中共党员,现任沈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经理。他曾荣获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,200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。

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2003年9月7日,当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,正进入午休时,记者的责任却背负在一线的采访现场上,时钟指向正午12时30分。
        这是西塔小区珲春社区6号楼三间元四楼的一个住宅。
        几百米外就开始戒严了,一起罕见的煤气爆炸事故,使得邻居一人当场死亡。
        4楼的墙壁被崩塌了一大片,狼籍生烟,走廊一、两米见方的玉石板被炸飞,从4楼可以看到3楼(漏天了)。火苗惭悔般地喘息着,靠东侧的铝合金窗子火舌仍在吞噬,家具也被烧得嘎嘎作响,20余辆消防车无情地一齐“喷”向事发现场。四楼以下瀑布般地成了水帘洞,此刻的火海已被浓烟笼罩着。
        一个勇士迎着硝烟,冒着急流冲向楼中,也许水柱过猛,他被“顶”了出来,一个趔趄,险些摔倒。只见他脱掉外衣,蒙在头上,捂住鼻塞,再一次地冲了进去,也许是他那势不可挡的力量征服了急流的喷头。
        他冲到一楼的居民家中。
        断电后的室内一片漆黑,他凭着实足的经验,很快找到了整幢楼的煤气总阀。强有力的手“咔”地一扳,最险要的“喉咙”被扼住了,他舒缓了紧张的神色,顺着管道逐家排查。一起煤气爆炸事故惊心动魄,倘若不及时扼止,二次爆炸、再次爆炸……全楼百姓的安危将不堪设想。
        寻其起因,是由于当事者谋求自杀而故意制造的一场恶劣的重大伤亡事故,那位勇者便是铁汉董文明。
他的英勇、他的壮烈、他的精神被在场所有围观者惊讶。半晌,人们才驱除恐慌醒悟般为他送去雷动掌声,此刻董文明是骄傲的,他心里内存着的是更深的彻悟。
        当记者的话筒贴近他时,这个一米八的峥峥铁汉却腼腆地笑了:“这是我的工作,太平常了。”
        平常的话语中却渗透着不平常的壮举。这里凝结着他的伟大,绝非高谈阔论。
 
        一
        一次特殊的采访,一次意想不到的采访,一个在别人眼里极其罕见的事故现场,而董文明却觉得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。
        1982年董文明走进煤气公司的大门时,他只有十八、九岁,正值思想活跃、富于幻想的年龄。他对未来、对理想有着美好的憧憬和追求。别人曾无数次地对他说:“去哪都行,可千万别去抢修大队,去了那儿,也就等于跟死神绑在了一起”。他把那些好意当成“耳旁风”,还是勇敢地选择了煤气抢修大队。
        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,一个敢于拚命的男人。也正是这一“铁笼”,炼就了一个全能的铮铮铁汉,从此他真的与生死结缘。
        1986年12月16日。
        凛冽的寒风刺骨绎人,一连几场纷飞的大雪障碍着人们的出行。
        早上5时许,正在酣睡着的人们享受并依恋着被窝里的“暖流”,董文明却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,他神经紧崩,似乎听到了命令,“腾”地下了地,妻子拽了他一把,心疼地递给他一件棉衣,示意他披上。
        门开了,还没见到人,便听到那“呼哧呼哧”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。董文明是个急性子,他没有等抢修队员开口说话,转身以最快速度穿好了衣服,下了楼。妻子习惯般地摇摇头,向他投去无奈的目光:“真是一个玩命的傻男人。”接下来便是妻声声叹息和那委屈的泪。这样的事情她似乎已经习惯了,妻的脸上写着平静,这平静渗透了一种牵挂,一份担忧。
        位于铁西区云峰街北七路发生了一起恶性煤气爆炸事故。靠近管线的路边一栋楼的三面墙壁被爆炸的冲击波震塌,砖石瓦块面目皆非,残骸着的玻璃粉碎,一片废墟,犹如硝烟弹雨的战场,不远处的商亭也完全毁于烈火之中,伤亡人员已被送往医院……当人们被恐慌笼罩着的时候,董文明的眉头锁成了一个结,他奋力地挥下手中的镐向路面凿去。可是那些镐、钎、锤根本不起作用,就连二十几磅的大锤打在錾子上,路面只出现一个又一个白点儿,汗水湿透棉衣,体力耗竭,也只不过开了一个西瓜大的坑。风吹背后的阵阵寒意,丝毫没有削弱他的热情。零下20几度,难奈何奇?他的心很细,看到有的队员冻得直发抖,便四处寻找可燃物,拢起火堆烤一烤冰冷的身躯,抵御严寒,趋缓冻土,那时的火是热的,暖的,浑身一股股使不完的劲儿,更燃起他胸中一团团的圣火。
        面对这样艰苦的条件,很多人都调离了抢修岗位,也有的人思想开始波动了,冲天的干劲和热情消沉了,作为班长的董文明心里急啊,好胜的性格不允许他再度消沉,要做强者,就要付出艰辛,就要做出个样子与他人比高低。
        1995年,董文明被推举为抢修队队长,顿时他感到肩上担子的更重了。职位虽变,但抢修在第一线敢打敢拼,不怕困难、不怕危险的作风没有变。
        一场暴雨使地处和平区一建筑工地的房基坑发生大面积塌方,与之相距6米处埋有中、低压两条煤气管线,其中一条直径200毫米的低压管线被塌方挤压移位而断裂,煤气毫无拘束地从断口处往外喷射着,坑面上顿时翻起半米高的浪花,散发着浓烈的气味,十分危险。雨还在下,那种急迫的心情无以言表,可董文明的脸上依然写着“冷静”,这种静,给人以力量;这种静,实际上是在与自已抗争。他成熟了,更加沉稳,也更有凝聚力。队员们静静地等待他的指令。几乎每个人的呼吸与心跳都是匀均的。
        这时风越刮越大,雨越下越急。塌方不断的扩展,与之邻近中压管线已有近20米裸露出来,并且已经悬空发生变形,而此刻的水位也在不断上涨,待从工地找来大绳时,管线已被淹没在水中。需要有人下到六、七米深的水中。
        “拴大绳!”时间紧迫,只见董文明一面命令队员为他绑好大绳,一面脱掉鞋子,外衣,把粗大的绳子拴在身上,绳子的另一端让同伴拽着,冒着生命危险一头扎进六、七米的深坑里。
        由于深坑里的水非常混浊,根本无法在水里睁开眼睛,找不到拴绳订位的位置,只能靠手摸。他数次潜水,每次大约20分钟。他露出头来,大口大口地换着气,还没等大家问候一句,他又一头扎了进去,不难看出他被无情的煤气醺得没有多少力气,队员们的心顿时提到了喉咙,纷纷抢着要换他,他的眼睛一瞪,那股“犟”劲儿又来了,谁还敢动。董文明意识到自己过于严肃,他的脸向上一扬,又动了动眉毛,风趣地说:“你们不知道,我会憋(避)气儿”。在场的人着实为他捏了把汗。终于,他摸到了拴绳的位置,便把大绳拴在了管线上,并加固管线,随后又有几名队员跳了下去,把断裂的低压管线用水泥、编织袋顶着外泄的煤气,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了险情,防止了恶性事故的发生。
        待他上“岸”时已筋疲力尽,此刻的管线却安然无恙。
        站在坑外,一阵风掠过,董文明不禁打了个冷战,他的身子在瑟瑟发抖,众多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,这目光有围观群众的赞赏,有同志们的叹服,更有领导的褒奖,董文明的心中油然而生的是一种自豪!
        特殊的战场,特殊的使命,董文明脸上泛起的却是极难得而又平静的笑。
 
        二
        抢修中心的工作性质与消防队极为相似,抢修人员经常要同烈火、爆炸、有毒有害的燃气打交道。严冬的寒风,盛夏的骄阳,深夜的疲惫,带气作业时被煤气熏得头疼欲裂,这重重艰难困苦,时常伴随着奋战在抢修第一线        上的董文明,但他从未为此退缩过,对待工作他简直就是个可以忘掉一切的“拼命三郎”。
        一个星期天的早晨。 也不知煤气管道是否串通好了,总是在人们睡得正美的时候恶作剧。
凌晨4点。
       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他吵醒,妻子本能地把身子扭到了一边,被子也不自觉地蒙住了耳朵,像这样的日子她似乎有些习惯了,可再习惯也会不情愿的。此刻,她比董文明还要敏感,还要紧张。不过,她是妻子,更善解人意,她最懂董文明的心,这么多年来,敲门声、电话铃声、手机声、BP机声不是在命令董文明而是给她下达的圣旨。
        董文明急三火四地打车超速赶到现场。原来,地处太原街附近的一条煤气管线断裂起火。 这是沈阳最繁华的商业区,也是过往行人最稠密的地带。
        地上熙熙攘攘的行人川流不息,热闹非凡,而此处的地下也是沈阳市埋线管线最多的地域,不仅有煤气管线还有上水、下水管线和电缆等,它们纵横交错,有的距离很近,稍有一点失误将破坏其它管线,而此处的煤气管线,就是因为邻近的排水管线断裂,大量水流将其下部土层冲刷掉,造成悬空而断裂的,冒出的煤气遇到明火便燃烧起来。熊熊烈火向上窜起有三四米高,气体喷射湍急发出声声鸣叫,情况十分危急,几辆消防车也闻讯而至。
        按安全技术操作规定要求,必须先止气后灭火,这是因为即使将火扑灭,煤气仍会照样外泄,遇到明火还会起火、爆炸。董文明立即带领人员破路、挖坑,将起火的管线两端掐断止气……虽是隆冬时节,寒气逼人,但烈火炙烤得他们却大汗淋漓。气止住了,火扑灭了,断裂的管线拆下来也换上了“新衣”,居民恢复了供气。此时的时钟已指向正午11时,正是这一带居民、商店、宾馆开始做午饭最需要的时候……
        就在董文明和他的队员们刚想歇口气的时候,又传来铁西区卫工街北三路煤气管线起火的消息。事不容辞,他们驱车前往事故现场。
        董文明的眼前是一片火海,着这么大火,在董文明的眼里也实属罕见,董文明惊呆了。
        这是一条50年代铺设埋深三米的中压管线,炼焦煤气厂生产的煤气通过它输送到沿线一些工厂和居民区。因为年久运行,腐蚀严重,自然断裂而漏气起火。董文明立即率人开始紧张的抢修,他在起火管线的两端挖止气坑。坚硬的冻土层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,炽热的烈火随时有灼伤人的可能,漏出的人工气味特别醺人。(在煤气中人工气对人体的伤害是最大的,它的毒副作用更是剧烈的,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人窒息、死亡,这就是可怕的煤气中毒。)
十几名抢修队员轮番作业,个个都有轻度中毒反应,而董文明咬着牙在那里坚持指挥,来不及带防毒面具,况且一个防毒面具要有60多斤重,还要自己背在身上,特别碍事,凭他的个性,他更是不会带。他被呛得阵阵咳嗽,鼻子、口腔全部都是煤气的气味。他感到有些头痛,恶心,胸口疼痛剧烈。
        他实在挺不住了,便从沟里爬了上来,大口大口地换着气,他的脑海里全部都是管线,疑点,同志们和他说了些什么他都没听见,接着又跳回沟去,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将管线全部修复。这一夜,董文明没合眼,他头昏脑胀,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,一向体力够好的他现在却成了一滩子泥。毕竟他是人,再铁的人也会受不了的。他又饿又累,已疲软力竭。
        当朝霞抹过一缕新绿的时候,阳光照在他的脸上,他瘦多了,连续的作业即使是再铁的人也抵挡不住。此刻他睡得正酣,竞打起了呼噜,队员们心疼地给他盖上了被子,董文明突然座了起来,本能地迅速穿上鞋子,在场所有的人被他那滑稽而紧张神情弄得大笑了起来,董文明自己也笑了。
        这就是董文明的一天,不,确切地说,这就是董文明的一天一夜。三十几年来,董文明不分昼夜,他说:“我怕铃声,那铃声就是命令,没说的,放下一切,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;有时,还想铃声,怕它们不响了,或许自己没听见,可千万别耽误事儿。”
        沈河区十三纬路大西菜行附近。一辆外地货车将中压燃气抽水井压坏,造成头部装置受损,发生严重燃气泄漏。
        抽水缸内的污水在燃气压力的作用下从断裂处猛烈地喷发出来,足有2米多高,现场弥漫着呛人的煤气味。这里交通繁华,过往车辆、行人很多,现场如果遇到一点火星,周围将是一片火海。在这样一个真空而又危险的境地,董文明异常的冷静,只见他抓起一根1米多长的木棒,在短时间内将其一端削尖,操起一把铜锤快速向漏点冲去。当跑到距漏点2米多处时,他被浓烈的煤气味呛的有些喘不过气来,不由得倒退了几大步,猛烈喷发着的油污已让他瞬间“面目全非”,但他没有停下脚步,一个箭步又冲了上去,用手中的木棒快速塞住漏点,随即挥起铜锤用力钉下去,一下、两下、三下……,喷发的燃气和油污挣扎了几下就被董文明治服了。围观的群众被他这一英勇的举动感染了高喊:“好样的!”阵阵掌声在现场周围不断响起。而此时董文明却什么也听不到了,他被煤气醺“醉”了,送进了高压氧仓。一次,两次,三次,董文明真是个铁人,他醒了过来,在场不知道有多少人高兴地流出了泪,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这样的场面不知有多少回,这样的高压氧仓他不知进了多少次。他真的就是铁人。
        曾经有人问他:“董文明你获得了那么多荣誉,在众多的掌声和喝彩声中你是不是感到特别自豪?”腼腆的他却笑着说:“是的,但不是在表彰会上,而是在抢修现场。”
        燃气抢修抢险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全,抢修人员的责任重于泰山。在抢修现场时董文明常常告诫自己,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对企业负责,更要对百姓负责。
    
        三
        时代在发展,技术需要不断的进步与创新。
        经过不断的摸索,董文明刻苦钻研。他的理论底蕴并不足,但他有着十足宝贵的经验,他针对漏气点确定精度不高的情况,发明了双菱形排眼法,提高了漏点确定的精度,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,同时以针对抢修掐接时坑内组装费时费力的情况,设计了“整体排尺法”进行安装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。
        在城市基本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,由于道路改造工程日趋频繁,市街抽水缸压力平衡器被压损、碰断的现象时常出现,因为一个小小的阀门往往要更换整个压力平衡器,一个班组最快也需要两个工作日才能完成,为了省去繁琐的工序,董文明把钻眼机的3/4丝锥安装到他设计的简易装置上,并卡到压力平衡器上,再把断在管箍内的外丝剔除,换上新外丝就完成了阀门的更换任务。整个过程无需停压或局部降压就可操作,时间也压缩到40分钟。仅用这个简单的装置,更换一次阀门就可节省资金数千元。而以往更换该装置时,至少需要两个人10多个小时才能完成。为此,董文明就萌发了改进更换压力平衡器工艺的念头。起初,有人嘲笑说他是“洗脸盆里扎猛子——不知深浅,多少年来沿用的工艺,岂是你想改就能改的”。但嘲笑没有动摇董文明的决心,他利用业余时间翻阅大量书籍,查找资料,脑海中全部在思考如何改进工艺,结果烧漏了铝锅,炒菜变成了“烧烤”,全家人只好一起吃方便面。
        董文明的前几次试验都失败了,急得他吃不下睡不着。妻子鼓励他说:“别着急,人家‘六六六’听说失败了666次才成功,咱才失败几次呀”。
        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,经过董文明不懈地努力,终于设计出更换平衡器的特制工具。对此董文明并不满足,先后设计了“双菱形打眼找漏法”,工程施工“整体排尺法”等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,凭着这些成果,他曾荣获沈阳市职工“岗位技能带头人”和“十大能工巧匠”的称号。
        在他从事燃气抢修、抢险工作的30多年里,多次出色的完成了急、难、险、重的抢修任务,为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,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充分肯定,先后被评为“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”、“沈阳市十大杰出青年”、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、并荣获了辽宁省“五一”奖章、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、全国劳动模范。
        “作为燃气抢修员工,就要以保万家平安为己任,情系企业,造福一方”,董文明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。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人民生活安宁的忠诚守护,是董文明人生的坐标。他时刻暗示自己要努力,要拼搏,更要奋斗。他为燃气事业垒筑着不平凡的平台与业绩,正是这种精神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诗篇。
      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,因为它是一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,没有它就会失去奋斗的方向,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。在这艰苦而又充满危险的抢修岗位上,铁汉董文明迎潮而立,追求的就是两个字――价值。
   

CopyRight © 沈阳燃气有限公司. All Right reserved.
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新华路8号
辽ICP备18014675号-1